专题课程
【课程目标】
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目前新的通信技术,是应2020年后通信技术发展需求而生的,目前该技术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课程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展开分析,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优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几方面出发进行概述,分析关键指标和技术,引领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新一轮变革。
【培训对象】
相关员工
【培训时长】
2天
【课程大纲】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 2G、3G、4G及4.5G概述
2. 5G实验及标准
《5G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
《5G无线技术架构白皮书》
3. 运营商5G战略动态
爱立信与中国移动研究院签合作备忘录,共同进行5G研发
华为携联通开通全球基于4.5G LTE-M蜂窝物联网技术试点
浙江移动和中兴通讯在乌镇进行Pre5G试点业务验证
二、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优点
1. 5G关键技术
增加宽带是关键
毫米波技术
微基站技术
高阶MIMO
波束赋形技
2. 5G技术优点
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万物互联
3. 5G技术的5个主要应用场景
超高速,为用户提供极速数据网络接入
支持大规模人群,为高人群密度地区或场合提供高质量移动宽带体验
随时随地更佳体验,确保用户在移动状态享有高质量服务
超可靠实时连接,确保新应用在时延和可靠性方面符合严格的标准
无处不在的物物通信,确保高效处理多样化的大量设备通信,包括机器类设备和传感器等。
4. 案例讨论:
华为:5G不会取代4G和3G,将长期共存
三星公司工程师紧锣密鼓开发、测试 5G 无线网络技术
三、5G论述及关键技术分析
1. 标志性能指标
GBPS用户体验速率
2. 一组关键技术
大规模天线阵列
超密集组网
新型多址
全频谱接入
新型网络架构
3. 5G无线关键技术
基于滤波的正交频分复用(F-OFDM)
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
全双工
灵活双工
终端直通(D2D)
多元低密度奇偶检验(Q-ary LDPC)码
网络编码
极化码
4. 其他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
超密集组网
高频段通信
低时延高可靠通信
灵活频谱共享
D2D
M2M
5. 5G关键性能指标
用户体验速率
连接数密度
端到端延时
峰值速率
移动性
四、5G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影响
1. 电信业会因为5G发生巨大变化
5G时代,电信网络会形成三层,传输层、管理层、业务层。
计费模式的复杂会促使电信运营商的分化
2. 5G会促进互联网企业格局变化
从互联网时代过渡到智能互联网时代
方便、高效、安全、管理成为核心
基于5G、智能感应、大数据能力智能服务成机遇
智能交通、智能健康、智能家具、移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电子支付和互联网金融成9大产业
五、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
1. 5G目标:速率提升百倍,高于10Gbps
2. 5G技术研究方向
5G无线网络架构
5G技术发展方向
ü 高频段传输
ü 新型多天线传输
ü 同时同频全双工
ü D2D
ü 密集网络
ü 新型网络架构
5G无线传输关键技术
5G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应用技术
5G移动通信测试验证技术
5G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3. 未来5G网络趋势
极致增密
多网协同
全双工
毫米波
大规模阵列天线
虚拟化、软件控制以及云架构
4. 5G发展预测
5G将引入新的调制、编码等技术
标准融合是大方向,全球或共用一个标准,但标准化尚需时日
六、5G四大技术场景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1. 连续广域覆盖
随时随地(包括小区边缘、高速移动等恶劣环境)为用户提供100Mbps以上的用户体验速率
2. 热点高容量
1Gbps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峰值速率和数十Tbps/km2的流量密度需求是该场景面临的主要挑战
3. 低功耗大连接
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
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
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4. 低时延高可靠
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
七、5G测试试点
1. 5G外场测试试验网建设,
推动宁波5G网络建设进程全国领先
2. 成立“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
5G核心网
SDN应用于传输网
5G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应用技术
5G移动通信测试验证技术
3. 蜂窝物联网(NB-IoT)
智能抄表
资产跟踪
车联网
LPWA
4. 启用全国城市物联网开放平台
5. 推进“企业上云”工程
- 上一篇:5G关键技术
- 下一篇:4G基础知识解析、网络测试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