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艾纵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课程体系 - 专题课程 - 互联网专题


您好!欢迎来到上海艾纵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400-676-1955

专题课程

物联网

我要报名

编辑日期 2018-06-20  阅读次数:598 次


【课程定位与目标】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物联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看好。

本课程将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其典型应用领域和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联网及其应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物联网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培训对象】

从事IT和通信行业的工程师、设计师,及对物联网有兴趣的广大爱好者。

【培训时长】

3学时


【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

21090203020

授课课时:

3学时

授课条件:

学员必须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或网络知识

内容摘要:

 

1章 物联网技术体系

1.1 物联网的模型

1.2 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1.3  物联网网络层技术

1.4  物联网应用层技术

1.5  物联网公共技术

本章介绍: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

  1. 感知层: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的协同信息处理过程。

  2. 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比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

  3.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其中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应用。

4. 公共技术:公共技术不属于物联网技术的某个特定层面,而是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都有关系,它包括标识与解析、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QoS)管理。

 

2章 云---

2.1 物联网终端

²  数据采集

²  数据识别

²  数据转换

2.2  物联网与云计算

²  磁盘阵列

²  海量存储系统

²  海量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2.3  管道和平台

²  网络组成

²  数据挖掘

²  智能决策

本章介绍:云,是指现在流行的云技术,云计算,公用云,私有云。管,主要指管道。包括接入网,传输网,汇聚网技术等。端,感知端。如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灰尘颗粒度探测器等。台,指业务平台,主要是负责管控,同时提取增值价值。

 

3章 物联网控制

3.1 物联网控制的特征

²  自动控制技术

²  计算机控制系统

²  分布式控制系统

3.2 物联网的安全特征与目标

²  隐私保护

²  物联网数据处理层安全

3.3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²  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机制、

²  物联网传输层的安全机制

²  物联网应用层的安全机制

本章主要介绍:如果物联网设备被盗用,大多数机构基本上不要指望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对物联网软件和硬件的内部工作机制的了解非常有限。大部分这些物联网设备都能给可危害单台设备的攻击者提供很大的能力,然后再逐步渗透到整个网络,如果网络没有正确保护或者分段的话。“数据,无论是视频、音频、环境或其他敏感信息,往往都可以通过受入侵物联网设备盗取出去,可能还会为犯罪分子提供组织有价值的信息来利用。保护物联网不同点在于要跳出防火墙去思考,因为物联网意味着与公共互联网的连接。

授课语言: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