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课程
【课程简介】
目前,针对各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省各级政法综治部门注重“打防结合”,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组织开展“打黑恶、反盗抢、防诈骗、扫毒害、追逃犯”系列安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狠抓公共安全管理,加大隐患路段、重点车辆、重点人员摸排管控力度,与此同时,创新推进综治“雪亮工程”,积极推进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联网为纽带,以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核心,与专业化公安“金盾工程”联动互补的群众性综治“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战效能。
针对城际、县际、乡镇、村未能实现全覆盖,而且未能形成网格化监控布点,再者是目前系统图像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前期项目主要是加大监控系统的覆盖面,较少涉及智能识别方面的应用,当出现案情时,需要从海量的视频资源中查找,费时费力,亟需一套实战性强,业务功能丰富的图像综合研判应用系统为应用。
【培训对象】
从事视频网络建设、线路规划、传输的工管、网建等部门员工
【培训时长】
6学时
【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 |
21090203016 |
授课课时: |
6学时 |
授课条件: |
学员必须具有基本的视频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
内容摘要: |
第1章 “雪亮工程”政策背景解读 1.1 新形势下城镇综合治理的难点 1.1.1 人口集中化 1.1.2 机械化交通 1.1.3 基层治安 1.2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条款解读 1.3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条款解读 1.4 技术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条款解读 1.5 业务需求 1.5.1 治安防控管理 1.5.2 人口服务管理 1.5.3 信息宣传管理 1.5.4 矛盾纠纷管理 1.5.5 公众参与管理 1.5.6 车辆综合管理
第2章 “雪亮工程”系统前端设计 2.1 前端子系统建设 2.1.1 布建思路 2.1.2 视频监控子系统 2.1.3 人员出入子系统 2.1.4 车辆出入子系统 2.1.5 人脸抓拍子系统 2.1.6 车辆抓拍子系统 2.1.7 信息卡口子系统 2.1.8 报警联防子系统 2.1.9 移动巡防子系统 2.1.10 信息发布子系统 2.2 典型场景布建 2.2.1 村(社区)出入口 2.2.2 重点场所及周边 2.2.3 公共区域 2.2.4 村(社区)道路 2.2.5 矛盾纠纷调处室 2.2.6 村(社区)综治服务大厅 小结
第3章 平台建设与整合 3.1 雪亮工程与传统视频项目的区别 3.1.1 不适合在现有视频监控平台上改造 3.1.2 多家运营商信号整合接入 3.1.3 升级版视频监控综合平台 3.1.4 与天网平台之间的关系 3.2 平台基础服务 3.2.1 视频接入服务 3.2.2 报警接入服务 3.2.3 视频转码服务 3.2.4 视频存储服务 3.2.5 业务调度服务 3.2.6 地图联动服务 3.2.7 视频转发服务 3.2.8 平台管理服务 3.2.9 平台智能服务 3.2.10 平台安全服务 3.3 “雪亮工程”解决思路 2.2.1 建设“规模合理、层次清晰”的三级综治中心 2.2.2 构建“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户”四级联网 2.2.3 打造十大子系统、数据集中管理 2.2.4 一键告警处理、应急指挥网络化 2.2.5 提供发布系统接口、建立项目长效运行机制
第4章 “雪亮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4.1 总体架构及设计 4.1.1 采集子系统 4.1.2 视频存储子系统 4.1.3 传输网络子系统 4.1.4 显示与控制子系统 4.1.5 业务管理平台 4.1.6 图像综合研判应用 4.1.7 运维管理与视频诊断平台 4.1.8 监控系统的社会资源接入 4.2 建设传输网 4.2.1 网络带宽需求 4.2.2 网络质量要求 4.2.3 网络结构设计 ² 核心层 ² 汇聚层 ² 接入层 4.2.4 网络接入技术 4.3 建设案例 4.3.1 山东临沂市建设试点经验(智慧社区) 4.3.2 浙江省宁波市“雪亮”全覆盖监控 4.3.3 广东省深圳市“三岛一区”建设 4.3.4 河南省郑州市“平安智慧城”建设
|
授课语言: |
中文 |
- 上一篇:互联网 技术人才培养——互联网技术学习
- 下一篇:物联网认证专家(IOTP)培训课程